加(微信:New-leaders)进入《领导者管理笔记》读者群
►领导者说:★“如果说卓有成效有唯一“秘诀”的话,那就是聚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把要事放在第一位,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这就是那些能“做很多事”(而且显然是很多困难的事)的人士的“秘诀”。他们一次只做一件事。他们最终花的时间反而比其他人少得多。而那些一事无成的人,往往工作起来更加卖力。”——彼得·德鲁克。
(相关资料图)
本文摘编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精装版)》
投稿/培训/合作 | Cainiaoo(微信)
分享 | 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
01
一次只做一件事之所以需要聚焦,既是因为管理者工作的本质,也是因为人的本质。其中有几个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一是, 管理者应该做出的重要贡献太多,而时间总是不够。
对管理者贡献的研究发现该做的重要任务实在是太多了,而对管理者时间的研究则发现,管理者真正用在有所贡献的工作上的时间又实在是太少了。一个管理者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再好,大部分时间仍然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因此,时间不足这个问题始终存在。
原因之二是,一个管理者越是聚焦于向上的贡献,就越是需要完整的大块时间。
他不再只是一味埋头苦干,而是想要真正取得成果,那就要在某些领域做出持久的努力,这些努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开花结果。然而,管理者要想拥有少至半天、多达两周这样的时间的话,必须自律,要有对他人说“不”的决心。
原因之三是,管理者越是努力用人之长,就越会意识到,他需要把所有人的长处聚焦在重大的机会上。这是取得成果的唯一途径。原因之四是,聚焦也是这样一个事实的要求: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使一次做好一件事都很难,更不用说做两件事了。
人类确实多才多艺,堪称一种“多用途工具”。但是,把人类的范围广泛的创造力用起来的方法,是将大量的个体能力集中在一项任务上。这就是把所有才能用于一项成就的聚焦。
那些一事无成的人,往往工作起来更加卖力。
首先,他们低估了任何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他们总是期望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然而,正如每个管理者都知道的那样,没有什么事总是顺利进行的。意料之外的事总是发生——实际上,人们唯一可以自信地期待的事,就是意外,而且基本上不会是让人高兴的意外。
因此,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会在实际需要的时间之外留出一定的余地。其次,一个典型的(也就是不那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试图赶时间,而这只会让他更加落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会拼命赶时间。他们步伐不快,但是稳步前进。最后,一个典型的管理者试图同时做几件事。因此,对于每个项目中所需完成的每项任务,他始终没有安排出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时间去完成它,而其中任何一项任务如果遇到麻烦,整个项目也就会随之泡汤。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要干很多事,而且要干好。因此,他们聚焦。他们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组织的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一次做一件事,而且把要事放在第一位。02
摆脱过去管理者聚焦的第一条规则,是停止今天已经不再有成效的活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会定期评估自己和下属的工作计划,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之前我们没有做这项活动,现在会去做吗?”如果不是斩钉截铁地回答“会”,他们就放弃或大幅缩减这项活动。至少,他们确保不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遗留下来的不再有产出的活动中。他们立即把优质的资源(尤其是稀缺的人力资源)从昨天的这些任务中抽出来,投入到明天的机会上。
无论管理者喜欢与否,他们总是在挽救过去。
这难以避免,因为今天是昨天的行动和决策带来的。可是,无论一个人头衔或级别多高,他也无法预知未来;他在昨天的行动无论多么勇敢,他在昨天的决策无论多么明智,到了今天,都难以避免会变成问题、危机和蠢事。然而,管理者的特定工作,无论他是为政府、企业还是其他机构评估所有项目和活动,淘汰其中不能证明其生产力的,这对激发创造力有奇效,即使是在最僵化的官僚机构中也是如此。
如果是压力代替了管理者在做决策,那么可以预见,重要的任务会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没有时间将决策转化为行动,而这是任何一项任务中最耗时的环节。一项任务只有成为组织的行动和行为的一部分,才算最终完成。
差不多可以这样说,除非组织中人人都能以某一任务为己任,除非人人都接受了以新方式来做已有工作(或者认可必须做新工作),除非人人都能将管理者“已完成”的项目转化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否则任何任务都不算最终完成。如果因为没有时间就忽略这些,那么之前所有的工作和努力就都白费了。
如果管理者不能聚焦,不能设定事项的优先级,就不可避免会导致那样的后果。
如果根据压力来确定事项的优先级,可以预见还有另一个后果: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根本无法完成。因为他们的工作不该是解决来自昨天的危机,而是创造不同的明天,而眼前的压力总是迫使高层管理者去解决来自昨天的危机,而觉得创造明天这样的工作可以拖一拖。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层团队一旦被压力牵着鼻子走,就会忽视只能自己做、别人做不了的工作,也就是向外看。它注意不到组织外部发生的情况。因此它将和外部脱节,而唯一产生成果的地方在外部。压力总是迫使管理者更重视内部而非外部,更重视已经发生的而非未来,
更重视危机而非机会,更重视眼前的、显眼的事物而非真正的现实,更重视紧急之事而非紧要之事。然而,真正要做的不是设定优先事项。这很容易,每个人都能做。难的是设定“劣后”事项——即决定哪些任务不去做——并坚决实施。这才是很少有管理者能做到聚焦的原因。 经验告诉大多数管理者,推迟的任务往往就被放弃了。对许多人来说,如果一个项目没有一开始就做,过了一段时间也不会想做。推迟到任何时间点,一般都是错的。设置正确的时间点对任何工作取得成功都很重要。如果是五年前就该做的事情,五年后再去做,肯定会遇到挫折和失败。03
不是分析,而是勇气下面是一些设定优先事项的真正重要的规则,其中起作用的主要不是分析,而是勇气: 选择未来,而非过去聚焦于机会,而非问题选择自己的方向,而非随大流设定能够带来改变的,高远的目标,而非“安全”与容易的目标许多研究发现,科学家的成就,至少在爱因斯坦、尼尔斯·玻尔或马克斯·普朗克这些天才之下的成就,与其说取决于他们的研究能力,不如说取决于他们追求机会的勇气。科学家如果选择那些更能快速成功而非挑战更大的研究项目的话,不太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他们可能会取得大量的鸡毛蒜皮的成果,但不太可能有新的物理学定律和概念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卓越成就将归于那些根据机会选择研究项目的科学家,对他们来说,其他标准会影响某个项目是否入围,但不会决定某个项目是否获选。
同样,在商业领域,成功的公司不是那些致力于在其已有产品线中开发新产品的,而是那些瞄准新技术或新业务进行创新的。 一般来说,如果是做新的事情,做小事和做大事的风险性、艰巨性和不确定性其实差不多。 转化机会比解决问题能带来更大的成果,因为解决问题最多只是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优先与劣后事项必须根据现实进行调整。 例如,没有一位美国总统能够在事态变化之下坚持不变自己的优先事项。 事实上,一个人完成某个优先事项之后,其他事项的优先级通常会改变。 换句话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只全力以赴投入他现在聚焦的一项任务。然后,他评估形势,选择当前最重要的下一项任务。所谓聚焦,就是有这样的勇气: 根据什么是真正重要的、第一位的,自己做出关于时间和事件的决策。 管理者只有聚焦,才有希望不被时间和事件牵着鼻子走,而成为它们的主人。@THE END
应广大粉丝要求,我们建立了一个【领导者管理交流群】,小伙伴们热情踊跃,目前人数已经上万人了,不能直接进群啦,想要进群的添加小编微信,拉你进群。两个添加其一即可!欢迎加入领导者社群
文章来源: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转载请公众号回复“转载”
版权说明: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