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又一省发文落实“年薪制”,主任30万、主治20万!|全球热闻

又一省发文落实“年薪制”,主任30万、主治20万!

“医学界”晚讯,不错过每个医疗热点。

又一省发文落实「年薪制」,

主任30万、主治20万!


(资料图)

6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该文件第四条通知强调:到2023年底,全部省直公立医院、50%的市级公立医院、50%的县(市、区)至少1家县级公立医院落实党委书记、院长年薪制,年薪由同级财政负担。

年薪制起源于三明医改,2012年,福建省三明市推出年薪制的政策,不再区分医院等级,全部按医务人员职称核定基本年薪,基本年薪总额核定标准为:主任医师基本年薪30万元,副主任医师基本年薪25万元,主治医师基本年薪20万元,住院医师基本年薪15万元。

三明市的这种年薪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也多次提到要学习三明模式,督导各地要大胆放心去开展。

这意味着,从河北省开始,全国各地将会争相落实年薪制,未来公立医院所有医生大概率也会普及年薪制,科室收入将不再与医生收入挂钩,主任也不再拥有分配奖金的权限。(河北省人民政府、三明市人民政府、国家卫健委)

2021和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

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揭晓

2023年6月11日,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主办的“2021和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颁奖大会”在首都医科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等在内的医学领域专家,分别荣获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和2022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吴阶平医学奖”,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支持下,获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高级别奖项,主要奖励促进中国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则是于2012年起在“吴阶平医学奖”下增设的奖项,主要奖励年龄59岁以下的中青年医药工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获奖名单如下:

中疾控:5月新增新冠死亡病例164例

6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XBB及其亚分支的本土病例占比逐渐增加,5月22日至28日增至92.4%。

2023年5月1日至5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777例、死亡病例164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161例)。(中国疾控中心)

国产“抗癌神药”PD-1被拒绝上市

6月9日,嘉和生物的PD-1产品杰诺单抗注射液,出现在《2023年06月09日药品通知件待领取信息发布》名单中。因为没有药品批准文号,嘉和的这款杰诺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目前是被拒绝状态。这也是国内药监局为数不多地“拒绝”创新药热门品种的动作。

据了解,杰诺单抗是一种靶向免疫细胞PD-1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其可通过选择性阻断双重配体(PD-L1和PD-L2),恢复免疫系统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的能力,拟开发用于治疗多种晚期实体瘤。

除了外周T细胞淋巴瘤,杰诺单抗的在研适应症还有二线以上治疗宫颈癌、罕见肉瘤、原发性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此外,还在开发与呋喹替尼联合治疗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国家药监局、嘉和生物)

著名精神医学专家臧德馨教授逝世

6月9日,全国著名精神医学和司法鉴定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臧德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享年96岁。

臧德馨教授获得首届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称号。曾任中国心理卫生理事、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司法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等。

20世纪80年代初,臧德馨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精神分裂症中枢神经递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他共发表论文60余篇,撰写《精神医学》等10多部专著。多项成果获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评价,这些重要成果对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等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公布

6月12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公众号”发表《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该文件介绍,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结直肠癌诊疗水平,改善结直肠癌病人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该文件针对结直肠癌诊疗过程可能涉及诊断、手术、化疗、放疗、影像学评估、病理学评估和内镜等诊疗手段及术后随访都制定了相应规范,并附上推荐使用的直肠癌MRI结构式报告、内镜切除标本与手术标本的病理报告模板、诊疗流程图等资料。(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最新研究:紫外线可诱发白血病

近日,《Nature》刊登的一篇研究论文发现,紫外线的危害能影响到骨髓中的细胞,最终成为一种急性白血病的推手。

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单细胞转录组学等一系列基因组学分析方法检查了16名患者的癌症发展过程。这些患者均患有一种名为母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的罕见白血病。

BPDCN是一种侵袭性肿瘤,恶变于未成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他们观察到,患者皮肤上的肿瘤最先发生在那些经常被晒的部位,并且这些肿瘤带有因紫外线辐射诱发产生的新突变,比如CDK2NA或RAS突变。最终,携带了更多突变的恶性细胞出现,并且还能继续扩散,包括回到骨髓。

综合这些结果来看,癌前细胞在皮肤中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是BPDCN肿瘤发病的重要环节。虽然BPDCN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白血病,但研究作者在论文中也提到,血液系统癌前细胞如何受紫外线影响而发生早期演变的模型,或许也适用于一些其他类型的白血病。(Nature)

责编:田栋梁

编辑:丰如雪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关键词: